雖然每年都有很多安徽人乘坐飛機穿梭于世界各地,但卻沒有機會坐上咱安徽自家航空公司的飛機。記者從交通部門了解到,安徽正在籌建2家航空公司,分別是合肥航空和海富航空,海富航空已通過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籌建許可審批。今后大家有望坐上“安徽籍”飛機了。
合肥航空、海富航空有望成立
2013年1月20日,合肥市政府與幸福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署了《合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協議》,標志著組建合肥地方航空公司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原計劃于2014年6月30日開航的合肥航空已經遲飛一年,記者了解到目前籌備組正與國家民航局、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溝通籌建許可審批相關事宜。合肥航空成立后,幸福航空在合肥的3架飛機直接轉到合肥航空旗下,今后再買波音、空客等大飛機。預計到2020年,合肥航空將擁有飛機25~30架,從合肥始發50~60條航線,必要時開通國際航線,東南亞、韓國、日本都有可能。支線輔助,干線為主,主要飛大城市。今后在技術、地面保障、人員培養等方面,幸福航空和合肥航空都可首先共享。
相比于合肥航空,很多人對海富航空還比較陌生,但海富航空的籌建進展更為順利。記者從安徽機場集團了解到,今年7月31日,正在籌建中的安徽海富航空公司于濱總經理率隊拜訪安徽民航機場集團公司,希望盡早謀劃航線航班布局。目前,安徽海富航空已通過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籌建許可審批,相關手續已上報國家民航局,由于近期國家關于航空公司審批法規發生變化,籌建組正就有關要求補充審批材料。公司落戶相關工作正與合肥市政府溝通商談中。
競爭激烈本土航空出路幾何
自2007年“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申請”的禁令執行5年后,2013年中國民用航空局對新建航空公司的受理首次敞開大門,自此新航空公司不斷成立。2015年,還有紅土航空、獅瑞航空、江西航空、多彩貴州航空、安徽海富航空、桂林航空等航空公司正在申請籌建。
據介紹,合肥航空和海富航空的成立,將立足安徽,以新橋國際機場為主運營基地,輻射周邊及省內其他城市機場,進而完善至國內及國際主要機場航線,逐步構建以合肥為地區樞紐的干支航線網絡,對于提升安徽形象、做大做強全省民航產業、培育發展臨空經濟,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但在高鐵搶客、合肥新機場較遠等多因素影響下,安徽民航發展并非順風順水。合寧、合武、合滬、合京動車高鐵的開行,致使天津、濟南、杭州、寧波、溫州5條航線停航,長沙從原來的每天4班減少到每周4班,上海航線從原來的每天6班減少到每天1班,合肥至北京航線從最好時期的每天10班減少到每天5班。合福高鐵開通后,合肥飛福州、廈門航線的客流立竿見影,大幅度減少。
“大城市之間的干線航線都有大航空公司執飛,小城市之間的支線航線受高鐵、客源影響也比較明顯,地方航空成立無疑會加大市場競爭。”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大航空公司通過出資成立地方航空公司,可以獲得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還可以獲得機場優質時刻資源,擴大市場份額。而且,2014年新橋機場旅客吞吐量逼近600萬,創歷史新高,未來安徽的民航客流有望穩步增長,成立本土航空公司不失為一個好計劃。